Page 166 - 威海市科技创新政策词典
P. 166

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


                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


                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


                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

                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


                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

                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


                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

                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


                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


                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


                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


                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

                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

                国的基础和条件。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





                                                            164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