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6 - 威海市科技创新政策词典
P. 346

东部沿海地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大引擎。加强与国内外重


                点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合作,共建一批重大科研平台,打造现代农

                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布局创建盐碱地控制及利用国家实验室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增强研发实力和创新资源凝聚力,在高效生


                态农业、循环经济、盐碱地改良、生态保护、低碳工业等重点领域,

                培养和集聚一批高效生态产业人才;加快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


                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心)、中科院生物技术


                中试基地、中国农科院综合试验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完善生态科

                技城、生物产业与健康食品加工物流园、国际农业创新园和特色产


                业基地建设,发挥现代农业创新示范作用,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农业发展示范园区。


                      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发挥山东农业产业化、集约化、


                外向度高的优势,新建、创建一批省级农高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按照“一县一园一特色”模式,“十三五”期间实现全省农业县(市、


                区)农业科技园区的全覆盖。积极推广“互联网+”为标志的云农业

                科技园发展模式,提高园区创新创业示范辐射能力,不断完善“云”


                服务下“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农高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农


                高区”四级联动、梯次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全省高效

                生态农业发展和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推进园区联盟、质量


                联盟建设和同领域园区的优势集成,着力打造在全国最具规模和特

                色优势的区域主导产业。支持寿光等省级农高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农


                高区,为农业科技创新综合改革实验和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


                础。





                                                            344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