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威海市科技创新政策词典
P. 177
不良品率降低 30%。到 2025 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 50%,产品生
产周期缩短 50%,不良品率降低 50%。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
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
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
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
的瓶颈。
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制定工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方
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发布
工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
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基
础领域融合发展。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
标达标,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建立多部门协调推
进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
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
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
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
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
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
高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
库,加强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积累。
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创
业投资基金投向“四基”领域重点项目。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