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9 - 威海市科技创新政策词典
P. 249
区,鼓励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建设多层标准厂房,高效开发利用土地。
(三)加强产业集群基础设施保障,推进产业集群生态文明建
设。完善产业集群能源供应、给排水、排污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
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鼓励企业参与节能减排投融资、合同能源
管理、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动建立集群内废旧物回收处理、再制
造工程咨询等第三方环境治理方式,加强节能管理和“三废”有效
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二、提升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
(四)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每个产业集群应明
确 2-3 家龙头骨干企业,并对其重点扶持。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将配
套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合作研
发管理等,提升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开
放性研发平台向中小配套企业开放,推动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
(五)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
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配套关系,提
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完善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
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
三、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推动要素聚集和价值提升
(六)组织开展区域品牌建设工作,发挥行业协会、技术机构、
龙头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作用,联合打造区域品牌。鼓励产业集群
制定区域品牌发展规划,开展区域品牌策划与设计,申报注册国家
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原产地、证明标志等集体品牌,保护区域品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