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6 - 威海市科技创新政策词典
P. 426
标责任考核机制,继续实行节能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实
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建立健全节
能市场化机制,完善能源环境交易平台,扩大节能量交易试点,推
行节能量交易制度。突出重点领域,严格执行能耗、环保等准入标
准,制定全省分阶段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转移低效产能
的指令性计划。对能耗、电耗、水耗达不到行业标准,以及污染物
排放不达标、总量排放超标的企业,提高差别电价加价标准,实行
惩罚性电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提高排污费用标准,形成落后
产能退出的倒逼机制,建立进退有序的市场通道。完善重点行业生
产经营技术标准规范,强化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质量安全、
生产安全、职业危害等市场准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重点行业
的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省政府节能办、省
环保厅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工
商局、省质监局、省安监局配合)
(三)实施“五个一百”工程。按照分行业转型升级导向和规划
目标,在产业培植、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产业链延伸、兼并重组、
转移淘汰等方面建立项目化管理制度,全省每年筛选 500 个左右具
有基础性、关键性、导向性作用的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加快培育
一批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转移淘汰一批低效产能,兼并重组一批关联企业。对列入省“五个
一百”重大项目,由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落实专人负责,实行
全过程跟踪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
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时完成。各市要抓好本市范围内重点培植发展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