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7 - 威海市科技创新政策词典
P. 377

对提供服务量大、用户评价高、综合效益突出的供给方会员,给予


                服务总额 10%—30%的后补助,每年最高补助 200 万元。

                      3.培育新型创新公共服务业态。实施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工程,


                重点培育 100 个服务模式创新、市场化水平高、自我发展能力强、


                服务成效显著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

                开放协同、创新创业全链条覆盖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


                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发挥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作


                用,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情报咨询、查新检索、科技信息定制推送等

                服务。建立科技报告发布制度,实现科技成果信息开放共享,为全


                省科技创新和政府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发挥省科技成果转化服

                务平台作用,健全网上技术市场交易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网上网


                下结合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和


                标准化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国家政策鼓励支

                持开放的检验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检验、计量、标


                准化等全链条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建设第四方服务平台,探索服务

                供需对接模式,推动线上检验检测和标准化服务的发展。引导科普


                服务机构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加强科普产品研发,融合大数据、云


                服务技术,广泛利用新媒体开展科普宣传和信息服务。依托“互联

                网+”搭建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创新服务平台的互联互


                通。依托军转民、民参军骨干企业,创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

                面向军民科技融合开展研发、技术咨询等综合服务,推进军民融合


                深度发展。创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争取国家国防科研和产业


                化项目在我省落地。





                                                            375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